父母总希望培养一个健康、聪明、自信、智力超群的孩子,而国内外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新研究证明,“敏感期”对儿童的智力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智力”遇上“敏感”
专家们因此分析了这两个典型的例子。
案例一一位意大利男孩有一段时间眼睛感染被缠上绷带两个星期,拆了绷带后孩子的视力下降了。医生排除了病理原因,发现只是由于眼部缺少外界的刺激,导致视力下降。
专家分析,这样的事只要发生在“敏感期”,哪怕只是短短的两个星期,都会对视觉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案例二这是有关印度“狼孩”的研究,她8岁时回到人的世界,被发现学习能力很差,花了两年时间学会站立,花了4年时间才学会6个单词。
据分析,错过了语言的敏感期,她虽然回到人的社会,但始终没有学会使用人的语言。
由此,专家们发现,人的智力发展与“敏感期”不仅密不可分,而且这些敏感期都具有阶段性、短暂性和不可逆性的特征。他们得出结论:要把握好孩子成长的每个“敏感期”,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才能使孩子聪明、自信、出类拔萃。
专家认为,“敏感期”不仅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期,也影响到孩子心灵、人格的发展。因此,家长要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生长规律,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一生仅此一次的生命助力。
敏感期面前要“敏感”起来
儿童心理学家甚至认为,把握住孩子的每个“敏感期”,能为孩子一生的智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语言敏感期(4个月-2岁):
孩子:重要的进步是从牙牙学语发展到会说话。
家长: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秩序敏感期(2岁-4岁):
孩子:发现环境或使用物品改变会哭闹不休。
家长:应为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使其建立对各种关系的知觉。
感官敏感期(0岁-6岁):
孩子:会利用听、视、味、嗅、触等感官了解事物,当接受信息时,表现注意力集中或受惊。
家长:不具有危险性或侵犯他人、他物时,就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要。
对细微事物敏感期(1.5岁-4岁):
孩子:特别喜欢观察泥土中的小虫或者是细小物体的图案,已能理解事物之间简单的因果关系。
家长:要注意孩子对周围细小事物的捕捉,培养孩子巨细无遗、综理密微的习性,该孩子做一些观察种子发芽、大蒜长苗的游戏很有好处。
动作敏感期(0-6岁):
孩子:动作不断加大,危险动作不断出现,活动频繁。
家长:应让孩子充分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除大肌肉训练外,更应加强小肌肉的练习。
社会规范时期(2.5岁-6岁):
孩子:开始注意身边的规范,感觉到身边很多事的约束和限制。
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行为的观察,给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教会孩子懂礼,但切忌强制性地管教孩子,以免造成逆反心理。
书写敏感期(3.5岁-4.5岁):
孩子:有较强的用笔书写的欲望,能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画一些颜色鲜艳、线条简单的图画。
阅读敏感期(4.5岁-5.5岁):
孩子:随机认字的欲望强烈,记忆力明显提高,懂得模仿和学习故事或图画书上的人和事。
家长:可以引导他们看一些简单的图画书,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但这一阶段孩子还做不到长时间静坐,所以尽量不要安排他们长时间地学习,如画画、看书。
文化敏感期(6岁-9岁):
孩子: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观察能力开始成熟,创造性思维萌芽,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开始形成,阅读能力和综合知识的学习能力开始形成。
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注世界。
来自:儿童智力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