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儿童注意力测试仪是儿童阶段无法集中注意力的一种疾病,是常见的儿童卫生问题。多动症儿童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无论是在课堂上听课时还是做其他事情时,都心不在焉,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往往没有提高,更严重的是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儿童所出现的症状不理解,而对患儿进行批评评,甚至殴打、谩骂等,而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出于对该种症状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及儿童安全的考虑,过去多年来,社会心理干预应用于ADHD 治疗是国内外儿童专家为热衷的,但近几年开始有利用相关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 ADHD的研究。本文选择 2009 年 3 月 ~2011 年 2 月来我院治疗的1 ~3年级的 ADHD 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三种治疗方法进行对比性究。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 2009 年 3 月 ~ 2011 年 2 月来我院治疗的 1 ~3 年级的 ADHD 小学生,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总评分在班中的好、中、差学生各 45 例。其症状诊断均符合美国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第4 版) 》中 ADHD 的标准。患儿中男79 例,女56例,年龄 7 ~ 10 岁,平均年龄 ( 7. 5 ± 1. 2) 岁,父母的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以上; ADHD 临床总体印象量表 > 4. 5 分; 入选之前未使用任何治疗 ADHD 的方法。其他共患的精神障碍均已排除。将患儿分为择思达组 ( A 组) 、利他林组 ( B 组) 、择思达 + 心理干预组 ( C 组) 各 45 例。A 组患儿中男 26 例,女 19例,年龄 7. 5 ~10 岁,平均年龄 ( 8. 2 ±0. 9) 岁; B组患儿中男 27 例,女 18 例,年龄 7 ~11 岁,平均年龄 ( 7. 9 ±1. 3) 岁; C 组患儿中 26 例,女 19 例,年龄 7 ~10. 5 岁,平均年龄 ( 7. 6 ± 1. 3) 岁。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平均分配到各组。所有参与研究的患儿由其家长签订知情同意书。三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诊断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 > 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临床观察
1. 2. 1 行为问题 患儿的自制力不足,无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做事过程中的情绪起伏不定,贪玩的症状比较明显。多表现出兴奋多动,好跑动,长时间无停止。上课时小动作不停,经常扰乱课堂秩序,干扰别人的活动。
1. 2. 2 注意力缺陷 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常常随环境多变化,玩以及学习时均有心不在焉的症状,做事有始无终,对各方面的刺激都起反应,听课不专心,上课捣乱,影响其他儿童的学习。
1. 3 治疗方法
1. 3. 1 A 组、B 组的治疗方法 A 组采用择思达( 25 mg) 治疗,早上口服 1 片即可; B 组采用利他林( 10 mg) 治疗,2 次/d,早上、中午分别口服 1 片。这两组均采用授课、布置家庭作业、比较治疗前后学习成绩的变化程度等方法。
1. 3. 2 C 组的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主要是唤醒儿童自尊心,帮助儿童增强自信心。首先了解儿童,对他给予真挚的同情,对儿童处处体贴入微,使他认为你是他唯一的知己和能帮助解决困难的忠实朋友,一切事情采取同他协商合作的态度,这样就能取得他的信任,在此基础上再对他的问题行为 ( 行为异常或多动) 加以矫治,同时给予择思达 ( 25 mg) 治疗,早上口服 1 片。
1. 4 疗效判定 治愈: 患儿多动症状得到明显控制,治疗后随访观察 8 周,注意力能集中听讲 3 节课以上; 有效: 患儿多动症状好转,治疗后随访观察 8 周能集中注意力听讲 1 节课; 无效: 治疗后随访观察 8周症状均无改善。
1. 5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15. 0 统计学软件,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P <0. 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效果比较度 C 组治疗后的有效率为88. 89% ( 40 /45 ) ,与 A 组有效率 75. 56% ( 34 /
45) 、B 组有效率 73. 33% ( 33 /45)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 P <0. 05) 。比较结果见表 1。
2. 2 治疗前后 CGI 评分及儿童学习成绩变化趋势C 组 CGI 评分治疗后低于 A 组、B 组 ( P < 0. 05 ) ,治疗后语文、数学成绩变化明显 ( P < 0. 05) 。结果见表 2。
3 讨论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是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唤醒困难以及角色管理失控行为为主要表现特征的行为、情绪的综合征候群,是儿童期为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陷、过渡活动及冲动控制力差,发病率约为 3. 0% ~5. 0%。由于家长及老师对儿童的症状的了解匮乏,在儿童出现多动、冲动时,家长及老师均应保持冷静的态度,同时给予正当的引导、教育,适时的多给予表扬及肯定,让儿童对自身的症状有一定的认知,在家长的鼓励下增强做事情的自信心。但家长也不可因患儿患病
而过分的迁就,加重其不良的行为,导致问题向更加严重的趋势发展。
目前对于 ADHD 的预防并无万无一失的办法,有一些辅助的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的 ADHD 风险。ADHD 是一种较为复杂、引起多种问题的精神障碍,因此采用单一的治疗手段往往难以有较为显著性的疗效,因此均需要采用综合性的、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方式,同时根据儿童的不同表现症状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治疗方案。心理干预措施能帮助 ADHD 儿童正确的处理平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重新树立坚强的自信心。同时教给患儿家长一些心理辅助的策略。有研究更表明了长期的药物治疗配合一定的心理干预治疗比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效果好。通过心理干预治疗可以让 ADHD 患儿学会自身能力的强化、巩固自我监督的能力,学会社交以及学业等社会化的技能,从而增强意志力及独立性,进一步克服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现象,提高患儿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在对患儿进行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家庭以及学校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患儿所表现出的适宜行为应该采取正面的强化教育,而不是不理解的谩骂及殴打,适时的给予患儿表扬及鼓励。我们的研究主要就是通过单纯药物治疗组与心理干预 +药物治疗组进行随机对照,心理干预组的药物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 0. 05) ,干预组的小学生的成绩提高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 0. 05) 。因此,单纯的使用药物治疗 ADHD 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将患儿的多动障碍治愈,而将心理干预措施应用与 ADHD 的临床治疗,让护理人员、学校及儿童家长对疾病有一定清楚的认识,对于提高患儿的服药依从性具有明显的辅助作用。绝大多数的 ADHD 患儿经过治疗症状会明显好转,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患儿的症状基本完全消失,只要继续的常规随访即可。总之,ADHD 是一种慢性的精神性行为疾病,多发于儿童期间,因此治疗方案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择思达药物较昂贵,部分家长承担不起,而利他林药物经济实用,可以在临床上逐渐取代择思达。而结合心理干预行为的治疗,能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